一、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省、市委要求,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专题研讨、民主生活会等规定动作,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强力推动整改落实,研究探索专题教育常态化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专题教育成果。
二、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体系
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完善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高校“联合党委”制,强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和专职人员配置,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
三、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持续开展“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活动和党组织排查建档活动,做好基层党建各项保障;推动综合性活动场所建设,强化拆迁村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
四、持续深化党员教育管理
出台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深化“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星级评定”,实行党员“一人一档”;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建立党员电子信息库,切实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五、狠抓四项基础制度落实
加快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规范完善,抓好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成效。
六、积极推动党建机构设置
按照市委要求,对在开发区设置党建机构进行充分调研,力争成立相应机构,配齐人员。
七、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加大重点工作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交流和评先评优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起草制定《郑东新区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办法》,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党性强、素质高的干部队伍。
八、持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在建筑领域试行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对用人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督,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诚信机制,按上级有关要求,成立郑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进一步拓宽东区劳动者维权通道。二是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按照上级要求,成立领导小组,结合东区实际,编制“三年行动计划” ,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让更多的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技能。三是持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将新增被征地农民中16周岁以上且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参保率达98%,按月编制基本生活保障、民办教师养老补贴等待遇拨付计划,确保参保人员足额领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