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郑东新区党工委202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成绩,安排部署今年工作。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建功主持并讲话,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牛瑞华作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2年是郑东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多轮疫情的严重冲击,郑东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和强降雨风险挑战;全力稳固稳中向好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发挥引领作用;集中力量办成了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中原科技城建设全面开花,科技创新空前加强,智慧岛标准化建设全省复制推广;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全员动员抓招商、多措并举优营商,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各项民生事业改革;全面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区上下政通人和、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态势愈加彰显。
会议指出,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郑东新区以开发建设二十周年为新的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向着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攀登的奋进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会议深入分析2023年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机遇优势,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助力全市“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以中原科技城和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为抓手,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市“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中挑大梁、做示范,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创新的“发动机”,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今年工作的核心就是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一方面,要聚焦“拼经济”这条主线,拼字当头,拼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确保实现量的较大增长。要拼增量、拼增速,经济增长争先进位,坚决扛起引领全市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重大使命和经济大区责任,拉高标杆、加快发展,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要拼招商、拼项目,产业发展蓄势增能,靶向发力抓好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筑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东区特色的“3+2”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拼服务、拼效率,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聚焦“六最”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营商环境高地。另一方面,要锚定“促发展”这个目标,干字为先,干出新业绩、引领高质量,确保实现质的全面提升。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姿态,加快“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建设,推动东区整体工作起高峰、建高地、成高原,实现质的全面提升。要以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为抓手,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经济高度活跃”的创新发展格局,努力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高地。要坚持把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开展“十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拓宽渠道引进人才、多维度培育人才、强化服务留住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广聚英才、用好人才,打造人才高地。要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持续扩大开放合作空间,努力打造全市RCEP示范区核心区和中部地区对外交流开放高地。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做大做强期货平台,加快智慧岛基金高地建设,实现传统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化金融中心。要千方百计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升级高端商业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做优公共服务,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
会议要求,要加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对标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夯实党建基础,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要提升能力作风,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效能考评“指挥棒”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守牢发展底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风险化解、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会议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一是全力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设。持续推进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以省实验室为重点,加快形成高能级机构集群。实施人才驱动战略,建设全国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力争全年推动20个重大科研项目建设,谋划推进20个园区平台载体建设,签约不低于20个重资产项目落地,引进200个科技型创新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园区20强。
二是着力推动经济运行“开门红、全年红”。紧盯黄河云谷小微企业园、中原超级总部基地等储备项目、计划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优化推进路径,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快建设。强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精准化、平台化招商,推行招商引资“一岗双责”,迅速掀起全员招商热潮。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着力打造多元消费体系,开发消费新场景、新体验。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三是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自贸区、自创区等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扩大金融业集聚优势,推动高端商贸业发展,推动元宇宙、区块链产业进入快车道,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引进重大项目,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是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白沙片区公共配套能力。推动陇海路高架东延等2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为促进城市区域互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城市风貌转变提升。推进智慧城市运行,谋划建设金融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智慧管网、智慧环卫等领域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行“免证办”“一网通办”“承诺制+标准地”等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深化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改革,推进“三制”改革,努力打造行政高效、机制灵活、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园区。落实国企改革成果转化,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抓住RCEP机遇,抓好重大外资、外贸项目引进,显著提升稳外资、稳外贸支撑力。
六是推进城乡环境品质提升。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持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启动生态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和示范基地,争创省级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要素资源互融互通,努力促进全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七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推进23个学校项目建设和交付进度,推动李诫纪念馆暨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等项目取得实质进展。鼓励和引导一批大型赛事活动落户东区,助力郑州体育名城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细化医疗养老托幼保障措施,推进养老托育集团化发展,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促进劳动就业保障,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八是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推动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抓好建筑工地、“九小场所”、道路交通运输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确保全域全民安全。做好“双拖欠”、非法集资、问题楼盘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严防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风险。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全区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一码解纠纷”,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引领,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决心和韧劲,锚定目标、勇挑重担,全面加快“三高地、两中心、一新城”建设,努力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历史征程中谱写郑东新区担当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