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圆满完成2016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以及市文明办指示,结合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际,制定了《2016年郑东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6年3月14日
2016年郑东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线,以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络,着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
1、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一是“讲家风、习校训、写家书”活动。开展好家风校训征文、文明小博客、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宣传身边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弘扬体现仁、义、诚、敬、孝等传统美德。二是“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深入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评选表彰2016年“绿城美德少年”。三是“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中小学校突出背、吟、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运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电视专题片为教案开展诵读活动。四是“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把中国符号嵌入未成年人的心里;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中小学生自办“节日小报”,把中国情融入未成年人的心里。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巡讲活动。通过家长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等阵地,开展红色经典公益电影周等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进校园,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和精神。
2、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按照《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5〕7号)、河南省《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豫教思政〔2015〕192号),坚持价值引领、贴近师生、注重实效、广泛参与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创建活动,制定文明校园评价细则,总结重点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3、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是重要时间节点“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未成年人“清明祭英烈”活动;“六一”期间组织“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七一”期间组织“童心向党”歌咏展示活动;“十一”期间组织“向国旗敬礼”活动;春节前组织“网络春晚”活动。二是创编传唱优秀童谣。开展优秀童谣创编活动,让大家参与其中,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组织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编印《优秀童谣集》让优秀少儿作品在未成年人中传播。三是举办郑州市“我的中国梦”讲故事大赛和“我的中国梦”主题队会展示活动。通过征文、电视展播等形式举办“我的中国梦”讲故事大赛和主题队会展示,充分展示未成年人开展“我的中国梦”的活动成果。
4、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一是“践行文明行为规范,做文明小使者”活动。围绕宣传践行《河南省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规范》,开展“爱家乡知家乡——文明小导游”活动、“践行文明行为规范,文明游园”活动、“践行文明行为规范,文明出行”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育遵德守礼社会风尚。二是“洒扫应对”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引领文明风气,争当文明小使者”。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广泛开展“科学膳食、文明餐桌”行动,做到不剩饭不剩菜。以“孝老爱亲,从小做起”为主题,通过孝文化教育把孝浸润到未成年人的心里。三是“日行一善,传雷锋精神”活动。在上、下学期组织“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活动,在寒、暑假组织“我的一次志愿者经历”活动,培养知善行善习惯。切实发挥各类关爱基金的作用,开展邻里守望——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家庭未成年人等关爱困境未成年人活动。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关爱特殊未成年人,让“仁者爱人”在未成年人心中成长起来,把“仁者爱人”送给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
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扎实推进阵地建设
1、加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城市学校少年宫,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健全管理考核办法,提升少年宫水平,打造一宫一品。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彩票公益金支持,严格项目管理,确保使用效益。
2、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加快建立学校道德讲堂,设计适应学校、学生的活动项目,遵循规定流程,突出“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环节,采用未成年人喜爱的方法,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3、加强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宣传。在文明创建整体宣传中,各学校、各有关单位要把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元素突出出来。
三、实施全方位教育,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
1、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教育文化体育局要积极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中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落实中小学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夯实道德养成的学校基础。
2、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妇联和教育文化体育局要积极建设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加强规范管理,举办家长学校骨干培训班,广泛开展“亮家训、传家风”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推进社区教育的有效互动。规范建设社区图书室或志愿者书屋、绿色网吧等阵地,开展关爱困难家庭未成年人、流动儿童等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和热心人士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四、部门联动,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
1、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治未病”上下功夫。继续加强全区各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运用网络、电话、授课等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邀请专家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市文明办牵头,委托有关机构对全市问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分析,成果汇总后,形成《郑州市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形成心理探析》(暂定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开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讲座。
2、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教育。保障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均衡教育发展。围绕学习互助、亲情关爱、家庭交流、城市体验等内容,组织开展“蓝天下共同成长”、“心手相连快乐成长”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3、关爱孤残、留守、流浪以及边缘未成年人。积极发挥民政、社区的力量,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社会化途径,为弱势群体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救助保护服务。建立边缘未成年人多方帮教管理系统,加强帮教力量配备,不断丰富帮教工作内容和方法,定期掌握边缘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努力将边缘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五、坚持疏堵结合,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网吧、电游室管理。用强有力的手段,加强网吧管理;开展“阳光假期”执法活动,严厉查处网吧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黑电游”。组织2016“阳光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绿色网吧”和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用疏堵结合的办法,解决未成年人进入社会网吧或沉迷电子游戏等问题。二是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整治。开展安全大检查,全面清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加大打击力度,强力净化互联网、手机网络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三是广播电视、书报刊和文化市场抵制低俗工作。强力净化声频荧屏,加强少儿读物出版管理,整治出版物市场。四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坚持不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